当前位置:首页 > 男性健康 > 健康问答 > 正文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2023-01-20 02:22:28  来源:网络   热度:

“素质”原本是指一种特征,这种特征包括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等,它是人们提升技能和学习知识的基础,性格、意志等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如今,素质变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概念,指人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并结合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自身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完整的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素质结构、文化素质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在完整的素质结构中,基础是生理素质结构,中介是心理素质结构,而核心内容则是文化素质结构。三种素质结构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并存于统一的整体素质结构。因此,整体素质结构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着力点。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宗旨是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等。换句话说,合理处置知识学习、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三者的关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理念。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小学素质教育有何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关乎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国人才资源的发展水平。如果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基础教育的受者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少数高级学校的学生。以此角度来看,素质教育是创造每个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合适的儿童进行教育。人的基础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素质。通过教育,使学生的基础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是教育者的职责,也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什么是影响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制约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对素质教育概念不清,导致认识狭隘

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认识导致一些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太过狭隘,其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片面性。部分老师把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混淆,一提到素质教育,就想到第二课堂,主要内容即是兴趣小组。在这种影响下,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结果人们发现素质教育依然没能胜过课堂教育,于是人们又把主要心思放在抓学科教学的改革,自然又忽视了第二课堂。学科教学,主要内容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带有显著成效的学科。由此可见,对素质教育理解上的狭隘导致各种教学内容缺乏内容上的衔接和贯通,明显与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原理相违背。结果导致素质教育并没有深入发展。

2.应试教育依然影响深远

在我国漫长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试成绩成为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志。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升学状况挂钩。这种盲目重视考试分数的现象短期内并不能消除。社会上部分人还表示素质教育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升学率具有负面影响。可见,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不良因素。

3.教育内容改革落后于教育形式改革

如今,我国的小学教材在内容上做了很大的修改,但升学考试仍是教材内容的目的。虽然条件良好的部分学校选购的有选修教材,但在这些教材中存在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就是升学考试中会考到的学科。非重点学科自然要给重点学科让路。当然,各地学校情况和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开设选修课或活动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应试教育的怪圈依然难以跳出。

4.素质教育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

管理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在教学改革中缺乏规范性。实施目标、实施方案均不明确,实施计划不完善,大多是修补性的临时方案。功利、攀比是急于求成的根源。在改革过程中表现为不断变化教学课题,没有持之以恒。缺乏资料积累、资料分析和资料总结的实施过程,结果适得其反。因此,素质教育不可急于求成,一步步不断实践,积累经验才是我们要坚定的路线。

四、加强小学素质教育有何举措

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创新

通过认真学习总结,创新思想,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劳动,教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转变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彻底的改变,采用创新的“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想,放弃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潜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2.继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即是课堂。通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转机的关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继续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教学目标和课堂环境。教师应寻找让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改变学生课上、损失课下弥补的习惯。

3.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

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应制定全面的课程教材体系,及时补充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的教学成就的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修养品德,强化教师技能培训,激发教师奉献精神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改变小学教师教书匠的形象,提高教师的教学品味,以促进教师由学者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4.家庭配合学校,注重人文教育

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父母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如春游、军训等。除此之外,父母也应注重孩子的人文教育,比如教孩子一些生活常识、人生道理,学习最基本的人生品德,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基础。

【内容摘要】在现行的小学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我们要深刻剖析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运用科学的方法,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 现状 对策 全面发展

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在临终前发出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临终的遗言,值得我们教育人深思.

谈到“钱学森之问”,势必会谈到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自提出至今近三十年,仍只停留在纸上而没有落到实处,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人们头脑中的根深蒂固,一下子要改变这种模式是十分的困难;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所有的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想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学校,能有体面的工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着种种困惑和问题,素质教育的现状也令人担忧,其主要体现在:

一、注重成绩,学生的负担过重

有些教师仍然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为了成绩,为了名次,教师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变得苦不堪言,以致书包变得越来越重了,学习兴趣越来越少了.按照有关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一小时.而我们有些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往往让学生做到深夜,甚至还有教师把罚抄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这种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注重语数英,学生的发展片面

由于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只注重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导致教师也只重视语数英等考试科目,而忽视了其它课程的教学,以致上课拖堂、音体美课挪作它用、延迟放学时间、小学生上晚自习、周末补课等现象屡屡出现.正是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以致有些学生体育活动不知道玩什么;画笔不知道怎么拿;唱不了一首完整的歌曲等.整天除了读书就是考试,这一切都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背道而驰.

三、注重排位,对学生的评价单一

小学阶段应该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然而,现在有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仅仅从这四个角度加以分析:目的上,单纯为了区分优良中劣,以便选拔优秀生,淘汰所谓的差生;内容上,只看知识与技能,其它如道德、能力、特长等都基本上被排斥在评价的大门之外;方法上,单纯运用考试法,别的考察方法都一律不予重视;标准上,只看分数高低,其它的种种表现都不再重要.归结起来,只看学习好、知识多、分数高.以致区分学生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单一,在有些教师的眼里,学习成绩好、考分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反之就是差学生.有些教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班上进行排位公布,把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力全引到了对分数的关注上,从而忽略了其它素质的培养.

推行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尽管素质教育的现状不令人满意,尽管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惑,但只要我们坚守素质教育的阵地,在教学管理中,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外活动中努力践行,素质教育一定会真正实现的:

一、转变思想,走出误区

在教育过程中,有些教师对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就是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可以无原则地放松教学要求,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的少布置作业.还有些教师错误的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不应该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这些认识误区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教师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明确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教育者要真正实现教育者观念的转变,走出“误区”;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为学生快乐的人生奠基.

二、推进改革,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由“课堂专制”走向“教学民主”,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应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形式,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教师变课堂的主宰人为主导者,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教育最重要的不在于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塑造灵魂.因此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我们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怎样正确的与集体、与他人相处,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能力;要多创造让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言、表演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语言及大胆能力;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体会实践中的乐趣;要多关心学生,并经常与他们谈谈心,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真情的珍贵而更加有爱心.

三、科学评价,综合提升

学校和教师要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评价学生,坚持把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每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评价的实施要靠教师.学校要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精心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方法,自觉参与课程改革,掌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科学评价学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的评价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级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有639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82.5%;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家长219人,占21%;给孩子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是教学水平高,升学率高的家长746人,占71.5%。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学所进行的智育,不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智力为主的智育,而是搞题海战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发现,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严重。调查显示,认为语、数、外课程更重要的学生1026人,占67.6%;参加语、数、外课外班的学生231人,占15.2%;认为考试对自己压力很大的学生486人,占32%;认为当前教育只重视考试,忽视其他而表示最不满意的教师144人,占18.6%。

三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调查显示,认为现在学生最欠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401人,占51.7%;认为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更注重孩子的知识学习的家长378人,占36.2%。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上课从来不主动提问的学生148人,占9.7%。

四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学校和教师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中优秀生占30%以下的教师619人,占79.9%,其中认为优秀生占20%以下的教师473人,占61%;认为现在的孩子能够成才的比例在50%以下的教师520人,占67.1%,其中认为孩子能成才的比例为20%以下的教师274人,占35.4%。

五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调查显示,每天上8节课以上的学生1026人,占67.6%,其中每天上12节课以上的学生140人,占9.2%;一天睡觉时间(含午休)在8小时以下的学生200人,占13.2%,认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的学生336人,占22.1%;认为教育应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进行改革的学生335人,占22.1%;认为现在的孩子与五年前的孩子相比课业负担更重了的教师447人,占57.7%;认为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足的家长289人,占27.7%。

六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其一,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二,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其三,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其四,近视患病率仍高居不下,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