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职场心理 > 正文

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2023-02-19 11:42:5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受大脑支配的,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就是大脑的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客观事物在大脑的反应。从而支配行为。人的大脑比动物大脑发达,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通过劳动实践而形成的。 人脑是思想意识的器官,但是它不是自动产生意识形态。

只有当客观外界的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并通过传导神经系统传达到大脑,使大脑和其他感觉器官同客观外界发生联系,才会产生意识。 

扩展资料:

人脑是不会凭空产生心理活动的,它只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在物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有自身本质的反映特点,人的心理就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是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机物由单细胞进化到多细胞开始出现神经系统。最低级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如水母,它的神经组织是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分布全身,是动物神经系统发展的低级阶段。由于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所以不能控制神经传导方向,刺激机体任何一点,都会引起全身的收缩反应。

心理是自认为,客观现实是实际上。就是两者会有偏差吧,因为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比如说两个小孩,一大一小,明明是小的犯错了,你还是会责怪大的。这很常见,不必惊讶,想必你也经历过或者遇到过。

很多人正陷入自己的漩涡里,那就是:只想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并下意识的寻求很多东西去加强自己的观点,心理防御机制会令他无视其他所有反驳的意见与客观事实。周而复始,越陷越深。――来自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议题。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这两个泛词咋整出个关系来啊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的产生具有物质本体;产生心理现象的器官是脑.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脑就有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并不是人脑所固有的.人脑只是一种反映器官,还要有周围现实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影响人脑,才能产生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产生不能没有反映的器官,即脑;也不能没有被反映者,即客观现实.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知道客观的现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当中,所以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这样

楼上说的不错

三、中小学教育中有哪些现象与心理学关系

作为一个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很重要!下面编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特点有,搬好小板凳跟编编一起学习了~

小学生的心理主要特点: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在中小学教育中,有许多方面都和心理学有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知事物;在感知过程中,集中学生注意力;一边感知,一边记忆,一边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因材施教,分别指导等,这些都是在应用心理学的例子。其实,弄明白什么是心理现象,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可以参考一下‘教育心理学’类的书籍,很多东西都得自己看了、学了悟出来的

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课堂讲解技巧,学生个性心理

四、人际关系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iknow-pic.cdn.bcebos.com/8b13632762d0f703baf8574203fa513d2797c5e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b13632762d0f703baf8574203fa513d2797c5e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读音】:rénjìguānxì

【释义】: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特点】:聚集性、社交网络

【礼仪】:握手礼、鞠躬礼、抱拳礼

【原则】:尊重原则、真诚原则、宽容原则、互利合作原则、理解原则、平等原则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与人交往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2、人际关系有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

3、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扩展资料

人际关系的要素:

1、交往的主动性: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是一方领导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这就是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一方都是积极活动着的主体,所不同的是所处地位有主次而已。但即使处于次要地位的一方,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机械地做出反应,而是根据自己的要求,兴趣去理解和分析对方的信息并做出反馈,调整自己的言行,达到信息交流之目的。

2、交往的互益性:单个个体的各种活动,虽然可能与外界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能称之为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必须是在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一方发出信息会引起另一方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这种反应反过来成为新的信息作用于前者。

3、交往的条件性:在人际交往中,首要的条件是双方所使用的符号必须相同或相通,这是交往发生的必备条件。

这种符号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如果符号不同可闹出许多笑话。例如:一个外国人与本国人交往时,必须使用同一种或彼此都能理解的语言,或其他符号,否则易产生歪曲、误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际关系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心理关系。是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但同时又渗透和影响着社会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前者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多指人脉,也就是人为了发展或者什么利益,形成的交往关系。

一周热门